你见过有天南贡品之称的海南椰雕吗
你见过木雕、玉雕,那你见过椰雕吗?
椰雕是海南省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在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椰雕顾名思义就是用以椰子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如椰子壳、椰棕、椰木。海南独特的气候和条件使椰子的产量占到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九,且椰子壳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而且还具有消毒的功效。这为海南椰雕艺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史书记载,从汉朝开始,历代皇室宫殿都精选椰雕工艺品作为摆设。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寄给琼州杨舍人的诗中说“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表达了他对功效神奇的椰杯高度赞赏。
椰雕茶具由于椰子树是常绿乔木,多生于热带地区,海南位于我国低纬度地区,椰子产量大。椰果壳的雕刻,起初用作生活中的炊具和度量衡上,如椰壳碗、椰壳杯、椰壳勺、椰壳米升等。
关于椰雕制作的历史记载,最早是在中唐宣宗元年(年)。文人刘悔在《岭表录异》介绍了椰子的外形特征,质地坚硬,可以用作器物。可见椰子壳在很久之前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黄庭坚也曾对此留有文字记载,“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苏东坡亦将椰雕帽子称之为“椰子冠”。明清时期,海南椰雕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享有“天南贡品”之称。民国时期,椰雕对外出口,深受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的喜爱。后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乱不停,海南椰雕经历了一段沉寂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生机,继而再次发展。
传承人符史琼是椰雕技艺中的翘楚,五十余年都在为椰雕的制作和发展努力,用灵巧的双手给椰子赋予了新的生命,雕刻出成千上万的椰雕作品,其作品《椰妹》于年在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上荣获“民间椰雕工艺设计奖”。海南手工艺人们在这个领域不断摸索发展,现在不仅有海南椰雕文化展览馆,还有在龙楼镇,红海村成立龙楼红海椰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海南椰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具有龙楼特色的旅游商品,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椰雕工艺传承人符史琼和他的椰雕作品但是你如果现在还以为椰雕还很土气那就错咯!年“雕绘历史·椰刻文化”—海口市龙华区海南椰雕非遗文创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就为我们展现了椰雕的新面貌。
不仅可以制作有古朴风味的香薰,还可以制作耳环手环甚至是包具,让我们看到了海南椰雕的更多可能。
金奖作品海南椰雕香薰银奖《海南龙华蝴蝶兰系列椰雕耳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