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树弹射士兵算什么看看这部印度抗中神

 

最近,印度史诗特效大片《巴霍巴利王2:终结》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映中,除了华丽的宫殿、炫目的歌舞、动人的爱情、恢弘的战争,令大多中国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脑洞大开!

利用椰子树弹射五个士兵进城墙,就已经够逆天了,他们居然还在空中用盾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桶状阵型......

对此,很多中国观众都发出了猥琐而心领神会的笑容。

在印度电影的无敌脑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一如沙漠般枯竭、蚂蚁般渺小,这已经是被验证过无数次的真理!

其实,印度电影的脑洞并不局限于动作设计上。

今天,笔者就介绍一部特别的印度抗中神片《一个人的突击队》,这部影片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大脑洞。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KaranveerGogra(以下简称卡伦)的突击队员,他在一次巡逻任务时发生意外,不小心进入了中国领土,被中方当做间谍扣押。

卡伦的上司为了营救他,向印度军方上层强调,为了培养这样一个突击队员,政府花费了很多心力。最关键,每个队员为了能保家卫国,都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比如身负65公斤的重物,从英尺的高空跳下,并且要跳五次,其中一次还是在三更半夜(这挂开的真心宏大)......叙述过程中,影片展示了这位卡伦兄弟的各种健身镜头。

有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最终,他站在山顶之上,阳光非常给力的从裤裆照射过来!

表面上,影片是在展示卡伦为国家付出了多少辛劳,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卡伦是个十分牛叉的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论是从道义上还是利益上,卡伦都是一个值得解救的人!

然而,无能的印度政客因为惧怕中国栽赃,决定放弃解救,选择否认卡伦的存在。

于是,中国方面逼迫卡伦承认自己是印度间谍,并嘲弄卡伦,何必要保护一个都不承认自己的国家?

卡伦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他并没有因为政府辜负了自己而背叛国家,是一个十分忠贞的爱国者,也因此遭到了中国人整整一年无情的虐待、折磨与殴打。

无疑,支持卡伦的不仅仅是过人的身体素质,还有他坚定的爱国信念。

能力过人的印度爱国英雄对抗冷血残酷的中国人(外敌),妥妥的印度抗中剧调调。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描述卡伦怎么机智脱险,逃离监狱,顺便独自把中国人干个四脚朝天,宣扬一下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也正好应了片名:一个人的突击队?!

呵呵,这是中国抗日神剧的拍摄套路,不符合印度电影的脑洞打开规则。

一年后的某日,卡伦在一次放风中,乘中方不备,外加一顿拳打脚踢,顺利脱逃,来到一个中印边境的印度小村落,歪打正着的救下了一个被村中恶霸追捕逼婚的美丽女子,并从她口中得知,这个恶霸勾结官员,在村中只手遮天,无恶不作。

卡伦感到义愤填膺!他表示关在中国监狱的一年里,领悟到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吃这么多苦,都是因为内奸太多,把国家搞的污秽不堪,所以“要攘外,就必须要先安内!”

随后,一场英雄对村霸的战斗开始了,而他出色的拳脚功夫,也找到了展示的舞台。

从中国绕那么大一圈,费那么多笔墨塑造了一个如此牛叉又爱国的英雄人物,最后就是为了让他回国消灭一个村霸。这个转折真神了,脑洞得多大,才会这样讲故事?!真是瞬间有一种从豪宅搬回平房的酸爽。

但是,相较于吐槽,我更倾向于换个角度来看待它。

卡伦

故事从剧情安排上来说,的确非常糟糕,可从爱国逻辑上来说,又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印度电影中悄然变化的爱国理念。

以往印度的抗中神片和中国的抗日神片并无两样,总是意淫自己多厉害,敌人多无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拍摄的《Haqeeqat》。

鄙陋的中国人、英挺的印度人,受尽屈辱的印度女英雄,一人一枪横扫中国军队后壮烈牺牲......多么狗血又熟悉的故事啊!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当年印度全国最佳电影的第二名。

然而,50多年后,这样的故事在印度电影里已经很少见了。

年,印度南部拍过一部差不多套路的作品——《第三次世界大战》(MoondarramUllaga),市场反应冷淡,IMDb上也仅获得了4.3分,可见意淫式的爱国主义,在印度已经逐步失去受众。

如今,印度电影更倾向于自我批判式的爱国。

比如《一个人的突击队》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背后,其实是对本国官僚体系无能与腐败的强烈抨击。

而在阿米尔·汗的代表作《芭萨提的颜色》中,几个现代印度青年,在民族主义斗士对抗英殖民者的事迹中获得启示,走上了对抗政府腐败的爱国之路,则鲜明的凸显了这种从仇视外敌到纠察自我的爱国思维转换。

《芭萨提的颜色》

体育题材的《摔跤吧!爸爸》和《加油!印度》,虽然都以一场战胜国外对手的比赛宣扬了爱国主义,但皆着力于批评政府在体育事业上的不作为,而前者涉猎的重男轻女,后者反映的地域隔阂,则更是直接审视了深植于印度人民自身的问题。

《加油!印度》

事实上,米叔在中国获得票房成功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神秘巨星》等作品,无一不是自我批判式的作品,这也是他被称作“印度良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变化同样也体现在最近热映的《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

影片取材自印度古典史诗,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无疑也是一部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爱国大片,但它并非是一沉不变的传承,在这个以男性主导的英雄主义故事中,被嵌入了极强的女权主义色彩。

不论是卫国夫人,还是巴霍巴利王的妻子提婆犀那,都是十足的女汉子,强悍有主见,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向男权低头,提婆犀那和巴霍巴利王那场平等相处,势均力敌的恋情,更是一个充满现代感的爱情故事。

这显然是反传统的,只是它藏的比较深。

很多中国观众看近几年的印度电影,都觉得它的技术得到了很大进步,故事变得接地气了。非也,印度电影变化最大的是想法,即便一个糟糕的脑洞大开背后,也可能是一种理念的悄然改变。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巴塞电影是

一个独立、专业、有趣味的电影新媒体。

集结原创团队和电影圈内优秀内容创作者的力量,为爱电影、爱生活的人

提供多角度、多元化的电影内容。

扫描







































白癜风治法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ncarsafe.com/zpjs/7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