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每顿8个菜到底吃啥,竟让厨师愁白了
最近,因为自家的前任私厨突然受访,一向低调的林青霞再次上了热搜。
据香港媒体报道,本月初,一位自称为林青霞做了四年家厨的男子接受访谈,大方爆料林青霞夫妇一日三餐的生活秘密。
这位传说中的林家私厨Simon,透露的可不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的标配,而是号称不计成本的“奢侈追求”。听起来没什么水花,可看完访谈,还真是吓到了本兜。
林青霞给人的感觉,多年来一直是注重精神生活、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即便息影结婚嫁给富商邢李源,26年来也很简朴,日常平价休闲装为主,从不刻意追求名牌,就连鞋子都经常在打5折时才买入。
但谁能想到,在吃这个问题上,林青霞竟然如此讲究,而且是“不计成本”?
私厨Simon是在一次求职应聘中偶遇了“雇主”林青霞。当时林青霞正好在招聘私人厨师,收入不低,但要求极为严苛,光是试用期就长达半年。
Simon称试菜的半年期间,他一次都没见过林青霞,最终通关正式入职,才知道原来是为邢家工作。
而之所以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赖于他的资历和厨艺。他14岁就从学徒做起,辗转各大酒店餐厅打拼锻炼,从业经历不仅有40年以上,在创意菜式方面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在进入邢家后,他遇到的困难并不小。
因为每顿饭至少要准备八个菜,这菜想必大都得是硬菜,不可能经常重样,还得考虑色香味俱全,绿色健康。
并且夫妇二人对食材的要求也很高。
买一斤菜最终只会挑选其中最好的两三两部分,像鸡鸭猪肉等各种食材,也都是选用最好的品质和部位。
据Simon透露,四年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压力不低,他又是个认真负责的职人,所以头发都白了一头。
但因为林青霞夫妇人品一流、待人和善,故而大家相处甚好工作也很开心。
从Simon和雇主的故事里,其实不难发现,称心的私厨难找,而成功应聘成为“私厨”,收入也不菲。
像去年,爆红全网的林大厨,就因为上综艺收了很多女性粉丝。
在英国,厨师的职业就非常受人尊敬,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堪比一线明星。像英国《独立报》就曾出炉过世界十强厨师。
曾排在第一的戈登·拉姆齐,才39岁,就成为英国乃至世界顶级厨神,身价高达万英镑不说,他的经历也超级传奇。
拉姆齐早年当过足球运动员,15岁因膝盖受伤才放弃运动生涯转而学厨。
当厨师不仅需要毅力也需要天赋,一般是男性居多。据说拉姆齐是入行20年以来唯一一位获得米其林七星级的厨师。
早在22年前,他就开始主持烹饪节目风靡欧美,不仅出了一系列美食畅销书,还拥有数十间餐厅。真可谓赚得满盘满钵。
而对于富豪来说,生活可以简单,但品质不可以降低,钱能买到一切,但买不来健康,所以更为注重。现如今早就不流行出去宴请,反而是规格极高的私享级家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短时间内很难体验私人厨师的高端服务,但不妨碍我们成为美食家。趁着疫情,很多人已经在美食之路上开始探索了,吃的美妙也让人生活更阳光积极。
今天趁着周日,就给大家安利几本很有哲学和美学意境的美食书,希望激活你的烹饪天赋哦~
01《蔡澜说美食》▼
说起蔡澜,无人不知。作为一个极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人,他到老笔耕不辍,更是对美食情有独钟又造诣颇深。在行家看来,蔡澜老先生一直是“食神”一般的人物,也是一部行走的饮食活词典。吃遍大江南北,上至山珍海味,下至民间美食,就如《新周刊》里对他的描述:大半生下来,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这其中蕴含的一个简单道理是:吃好了,把自己的胃照顾好了,才会心情好,活得开怀。
在本书中,蔡澜先生通过三个章节,详细分享自己常年积累的美食经验和从美食中悟出的生活哲学。带大家涨姿势、开眼界,并提高对“好东西”的鉴别力与训练技巧。比如他说:“吃不饱的菜,妙。豆那么细小,一颗颗吃,爱惜每一粒的滋味,也爱惜了人生中的一切细节。虾一定是吃不热不冷的,温温地上桌,才是最佳状态。鱼和饭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
蔡澜通过这本书和大家传达了一个生活哲理:吃少一点,吃好一点,学会浅尝二字。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对于吃,水平的要求,是逐步地提高,从便宜的,吃到贵的。原则上,应从淡薄吃到香浓。如果你也喜欢蔡澜任性潇洒又受人尊敬的活法,且随蔡澜老先生的这本书,在吃吃喝喝、到处旅行、与人闲谈、写书写字……的目标上继续精彩。
02《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
蔡颖卿,生活美学家。我们之前为大家推荐过多本她的书,很多香蜜反馈良好,配着温暖的文字和充满生活气息的优雅照片,即便还没成家的人也对有质感的生活加倍憧憬。从她的书里可以看到,学会生活是一件大学问。她所有的体悟都来自于自己绵密的行动,这也是我特别推崇她的原因。而她的神奇力量也在于,能够让我也开始实践这样的行动。
本书是蔡颖卿“生活美学”代表作,通过情、住、行、衣、知、食六个方面,写出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平凡生活与不平凡的活法与心态。既有实用的生活料理秘诀,又有其他美食生活书里没有的人生哲学与两性相处艺术。
蔡颖卿说:“我觉得结婚很好,因为它使我拥有:知心的朋友,好的工作伙伴与合法的情人……使这三位在一体,就是共同生活里的彼此共有的目标。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爱里相遇,成为伴侣,识为知己。幸福,就在每一个平凡的片段;圆满,就在每一个日常中创造……从两个人开始,再回到两个人的生活,如果以线条相连,画起来就是一个圆……这是朝向完整的一段过程;它有时辛苦,有时甜蜜,但所有的心意与努力,都可以用来填满这个圈,用来踏实这个圆。”如果这段话也打动了你,开启悦读的新旅程吧~
03《节气厨房》▼
把美食按春、夏、秋、冬节气做成这样一本装帧别致的大雅之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位读者的评论深得我心:午后的空闲,读一读“厨房”,品一品人生,快哉!原盅椰子鸡汤、花雕烤闸蟹、菊花鸡丝、菊苣虾仁沙拉、柿干苹果前菜、金汤海参、糖醋鱼、松烟熏猪手、如意菜,依时而食,顺势而生……书中不仅是作者的厨房,更是每位读者的“烟火之地”。
本书作者作为资深美食达人,以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原则为基础,帮你了解人体与时令的顺时变化,学习烹制美食的技巧,探讨食物与人的紧密关联,以及美食背后的人情滋味,找回遗忘的美食记忆和生活的仪式感。其中的每道菜都有出处,并讲述了这道菜的食材来源和烹饪方式;百余张精致彩图详细记录每一道菜从选购、采买、食材处理、烹饪方法到端上桌的全过程,手把手教学,好看易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设计。由新锐插画师操刀,特别手绘烹饪步骤图,以现代抽象主义手法,诠释每一道美食实践;配合雅致的环保进口特种纸装帧、特殊工艺,以及精装双封,为读者提供更美妙的阅读享受,也帮你留下难以忘怀的那道菜的美好回忆。
03《岁的和果子》▼
讲到日本和果子,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美妙的画面?作为日本传统点心的和果子,是日式精致与匠心的完美典范,追求色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的体验,被誉为“五感的艺术”。和果子不仅美丽又美味,而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舌尖上的俳句。春去秋来,岁时有序,从绳文时代至今,和果子的三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妙趣横生、滋味无穷的日本史。每个时期的代表性果子,背后都有故事,都是日本历史、文化、对外交流的缩影。
本书作者在日本和果子老店虎屋工作了25年,他娓娓细述,从外(名称、造型、材料、做法)而内(文化与历史),将和果子的美妙和丰富呈现给读者。从羊羹、馒头、长崎蛋糕等日常生活中广为人们熟知的寻常果子,到只在偶人节、观月等年中例行节日活动中登场的特殊果子,集日本文化精粹于一身的传统点心——和果子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印制工艺考究,用纸精良,搭配几十幅全彩照片,全方位展示和果子之美。在精美的装帧下,还限量赠送日式传统纹样精美书签贺卡。在明媚的春光里翻起这么一本美美的书,从中读出人类历史生活的变迁、文化的融合与不同,想来也是一次看世界的极致体验。
今日互动
分享你最喜欢的一道拿手菜,简单说下烹饪方法吧,说不定晚上就有香蜜想试试哦~
作者:麦兜菠萝油,灵魂有香气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签约作者,一枚爱读书爱影视爱旅行的萌妹纸。希望能用文字给你带来快乐与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