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ldquo甜甜根rdquo有
甜甜根就是菅(jian)草根,生长在沙滩或道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中药名叫白茅根,冬初或春末前采挖、晒干、切段、风选去其杂质入药。早在公元年梁代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记载,此后历代医家多有应用和发挥。白茅根是一味价廉易得的常用中草药。
味甘、性寒。归肺、胃、小肠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制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内服:煎汤,10克--15克(鲜品30克--60克)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简便有效的方剂:
1、白茅根治血尿:鲜血茅根60克,小蓟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2、白茅根治小便热淋:鲜白茅根9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3、白茅根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4、白茅根治反胃,酒醉呕吐,暑日口渴少津:鲜白茅根80克,鲜芦根60克。共切碎,加水煎成毫升,顿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5、白茅根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白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6、白茅根治病毒性肝炎:白茅根6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天1剂。
7、白茅根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8、白茅根治乳糜尿:鲜白茅根克,荠菜30克,马鞭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9、白茅根治麻疹疹透后身身热不退:鲜白茅根50克。水煎代茶饮。
10、白茅根治劳伤溺血:白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11、白茅根治肾小球肾炎:白茅根干品克。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分早晚2次服。
12、白茅根治热喘:鲜白茅根、桑白皮各30克。水煎,分2次服。
13、白茅根治高热后,口渴多饮:鲜白茅根克,葛根30克。水煎当茶饮。
14、白茅根治胞络中虚热,时小便如血色:茅根32g,茯苓10g,人参、干地黄各6g。水煎,分2次服。方中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为君药。(《外台秘要》茅根饮子)
15、白茅根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合(ge,容量单位,十合为一升)。饮之。(《妇人良方》)
16、白茅根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一两,甘蔗一斤。捣烂,榨汁,用一个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7、白茅根治急性肾炎:鲜白茅根40克,一枝黄花30克,葫芦壳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8、白茅根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一两,白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9、白茅根治经行吐衄,血色深红,口干心烦:①白茅花适量,鲜藕适量。将白茅花烘干研细末,瓶贮备用。每次15克,藕汁1杯调服。②白茅根克,捣汁与藕汁1杯调服。
20、白茅根治肝硬化腹水:鲜白茅根克。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21、白茅根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本经》
22、白茅根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23、白茅根治鼻衄不止:白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24、白茅根治热病呕吐,胃肠出血,尿血或水肿尿少:茅根、芦根等分。水煎服。方中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为君药。(《药物与方剂》茅芦根煎)
25、白茅根治血热经枯血闭:白茅根、牛膝、生地黄,童便。煎服。(《本草经疏》)
26、白茅根治反胃,食肉即吐。用白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27、白茅根治肺热咯血:鲜白茅根9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白茅根治肺结核咳血:鲜白茅根60克,藕节炭15克,栀子炭15克,仙鹤根15克,侧柏叶炭20克。水煎服。
28、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求原》
食用方法
白茅根茶
组成: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白糖15克。
制法:前二味洗净,捣碎,置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泡闷15分钟,取汁和入白糖,不拘时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主治:尿血血淋,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或心烦、苔黄、脉滑数。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性味甘寒,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平和,凉血而兼行血,清热而兼生津,具有凉血不留瘀、清热不伤胃、利尿不伤阴、甘润不粘滞的优点,既能缩短凝血时间,又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故广泛用于热性失血证。车前子为车前草的种子,甘寒滑利,有通利水道、渗泄湿热之功,能使湿热从小便排出体外,亦为尿血、血淋所常用,如《圣惠方》等即单用本品治疗“小便血淋作痛”。白茅根、车前子合用,对湿热下注膀胱之尿血、血淋、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滴沥不畅者较为适宜。
院东中医馆周六坐诊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