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湖实中松实动态路上春光正好,少年起

 

  学期伊始,松湖实中创新素养课程正式拉开序幕,机器人研究院顾问、材料研究院专家等多个领域专业大咖相继走进我校创新素养大讲坛,为松湖学子带来科学实验、知识产权、职业规划、创新思维等主题讲座。我校创新素养课程培育学校创新文化,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01

*刘会金

*中学正高级教师,生涯规划专家,深圳市光明区生涯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际生涯教练(BCC),广东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

  刘会金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是“关于‘谁’——认识自我”生涯规划讲座,他认为“学会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学会跟自己挑战,提升自己;学会让自己开心,愉悦自己”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功课。首先要了解“‘我’是谁”,从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各方眼中了解到真实的自己,然后是“遇见‘谁’”,包括遇见他人和遇见自己,刘老师还列举了熊庆来慧眼识华罗庚的故事来阐述“遇见‘谁’”的重要性。最后是“错过‘谁’”,终其一生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和放弃,刘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权衡和比较中作出无悔的选择,领悟生活的真谛。

02

*刘青山

*东莞市动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专家组主任、知识产权管理师。

  刘青山主任与同学们分享的是知识产权基础内容,他从“专利基础知识、商标基础知识、著作权基础知识、商业秘密基础知识”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作了详细的讲解,还列举了华为、苹果等名企为例,把繁琐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鼓励同学们做“懂知产、保创新”的松实人。

03

*万飞

*中学正高级教师,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万飞校长给同学们带来了科技创新讲座,他指出“创造教育”是松湖实中的立校之本,其中又包含了“创新、创作、创业”三个方面。那么作为松湖实中的一员,我们如何学会创新呢?万飞校长说首先要改变思维与观念,他举了个例子“8=?+?”同学们异口同声,很快就答了上来:“1+7、2+6、3+5、4+4”,万飞校长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同学们的带着疑惑和不解,渐渐安静了下来。这是大屏幕上出现了“8=9+(-1)、8=20+(-12)------有无数个答案!”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引发了热烈的思考和讨论。万飞校长顺水推舟,鼓励同学们要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观念,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接下来是丰富多彩的奇思妙想时刻,万飞校长让大家设计新型汽车、改造矿泉水瓶子等等,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想法,得到了老师同学无数的赞叹。讲座的尾声,万飞校长鼓励大家“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创新创造无处不在!

04

*邓国军

*中科院博士、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高级顾问、东莞市松山湖家庭教育促进会荣誉会长

  邓国军博士首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人为什么要学习?”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热议,随后他列举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居家阅读的经典书目,其中包含美食美景、名人传记、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类别的著作,数量达57本之多,而这些书籍让作为博士的他仍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是让一个人强大起来的真正力量!”邓博士鼓励同学们“上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成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05

*尚宝双

*哈尔滨工程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硕士,中科院力学所固体力学理学博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博士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卓越青年学者。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尚宝双博士在我校体育馆为同学们开展主题为《神奇的流体》科普报告。尚宝双博士指出生活中的流体并不止于流动的液体,甚至口香糖、玻璃、鱼群、蚁群等活动的生物也是流体的一种!同学们纷纷表示被“刷新了三观”,兴致勃勃地参与了现场实验。尚宝双博士变法宝般拿出了一盒非牛顿流体,同学们轻轻地用手指一戳,流体就凹了下去,反之用小锤子狠狠地砸下去,流体竟纹丝不动,还把锤子反震起来!同学们哗声一片,纷纷称奇。其后,尚博士还为同学们表演了“口香糖开椰子”,他把嚼过的口香糖捏成金字塔状固定在桌子上,举起椰子狠狠地砸下去——奇迹发生了,桌上的口香糖稳如泰山,反而是椰子被砸出了一个小洞!同学们亲自上台动手操作,在尚博士的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实验的尾声,尚宝双博士赠给同学们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学们凡事亲自动手实践,养成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意识。

学生采访

初一(1)班张翰卿:

  学习到许多常识,   印象最深刻的是邓国军博士讲的学习的重要性,深入思考人为什么要学习。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带来的现场实验与物理化学等科目有关,让我对相关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各种科目、各行各业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做铺垫。   办学以来,我校致力于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构建了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三创课程体系”(创新、创作、创业),设置创新素养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劳动研学课程等特色课程,创设多元、开放、真实的学习场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持续践行着“创造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的办学追求。乐学求是守正出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ncarsafe.com/zycf/10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