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去年造林152万亩种植椰子树76
年,文昌通过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椰林工程大行动、“六大专项行动”林业和山体生态修复造林、公路林改造、村庄绿化和一般林造林等,有效地恢复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截至年12月21日,文昌完成造林1.52万亩,完成率为.7%;完成种植椰子树76.6万株,占年计划任务的.6%。
年,文昌是生态修复造林重点推进市县,省林业厅下达文昌造林造林绿化任务1.28万亩,义务植树30万株。一年来,文昌按照“提质、增绿、增效”的总要求,围绕生态修复造林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造林,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截至年12月21日,全市完成造林1.52万亩,完成率为.7%;完成义务植树31万株,完成率为.3%。其中:完成“六大专项行动”林业和山体生态修复造林亩,完成率为.6%;完成退塘还林还湿亩,完成率为%;完成台风损毁林地修复造林亩,完成率为.5%;完成山体修复(矿山复绿)造林亩,完成率为%。文昌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林业厅年初下达的造林绿化总体任务目标。
根据生态资源特点,文昌全面统筹推进生态修复造林工作。在确保常规造林完成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如下造林工程:一是抓“六大专项行动”林业和山体生态修复造林,通过人工造林、景观改造、补植补种等恢复森林植被措施,完成造林面积亩,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该项目造林任务;
二是抓退塘还林还湿工程。通过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红树林恢复与营造工程、中央财政林业补助湿地补贴资金建设项目工程和省财政林业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工程等造林项目,在铺前、罗豆、会文等区域完成退塘还林还湿面积亩,恢复当地红树林湿地生态;
三是抓公路林升级改造。文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域旅游工作部署,着力在“五化”上下功夫,重点建设完成清澜大桥至东郊、东郊至龙楼总里程18公里道路绿化修复工程,补植三角梅品种1.8万株;
四是抓村庄绿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镇千村”工作部署,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采取“因地制宜、一村一景”的作法,通过政府投入、科学规划,在村庄周边、村民房前屋后、村旁路边种植经济果树和景观花木,建成村庄绿化示范点7个,辐射全市村庄绿化;
五是抓“椰林工程大行动”。为把文昌“椰子之乡”绿色品牌打得更响,文昌全面启动“椰林工程大行动”,通过采取由市级财政投入资金采购椰子苗发放给农户种植的做法,完成种植椰子树76.6万株,占年计划任务的.6%。通过实施以上重点造林项目工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较好地推动了生态修复造林。
据悉,文昌坚持把生态修复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提供资金保障,在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本市财政资金投入。年,市政府安排万元公路林改造资金用于公路林绿化;安排边境补助资金万元用于生态修复造林;安排万元用于“椰林工程大行动”种苗补贴;安排万元用于昌铺公路防护林建设,后调整用于清澜大桥至龙楼段道路绿化修复。据统计,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生态修复造林资金多万元。
文昌市林业局按照造林绿化规程,全程指导生态修复造林工作,确保做到造林一块、管护一块、成活一块。坚持规划先行,对于各项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委托具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结合地块现状情况,科学合理设计;科学造林,实行生态整地,造林整改时注意保护原有植被和防止水土流失;造林苗木选择,全部由有资质苗圃提供,选择具备抗病和抗风特性的苗木进行种植,杜绝病苗、弱苗进入造林地,推广大苗深栽技术,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同时加强抚育管理,造林后及时指导造林户除草、松土、追肥,加强幼林抚育,促进林木生长;对于天气及蓄害造成的苗木,及时组织造林户进行补植补种,提高造林成活率。不定期组织对造林地块进行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造林户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造林成效。
文昌市委、市政府明确将生态修复造林主体责任、造林任务和造林资金分解到各镇政府具体抓落实。年初印发文件安排年造林绿化任务到各镇政府,将造林工作列入各镇政府年度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定期组织检查和通报全市造林进度,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跟踪督办全市生态修复造林进展情况。年终组织对各镇政府落实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进行全市通报。
下一步,文昌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关于造林绿化工作部署,巩固好前阶段生态修复造林工作成果,深入推进发展造林绿化各项工作,让文昌大地更绿、天更蓝、水更清,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来源:侨乡文昌报
注:本图文由文昌发布编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即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
投稿邮箱wenchangfab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