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ldquo椰囧rdquo
今天小编先来问问你
你平时和家人、朋友聚会时
最常饮用的饮品是什么?
相信很多海南小伙伴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它
↓↓↓
椰子!!!
但是……
小编做为一个北方人
每当和家乡朋友聊天时
朋友们总会说这样一句话
“听说海南的水果不错!帮我带几个芒果吧”
如果用当下热词——“网红”
到海南搜寻的话
椰子一定是网红水果的首选
甚至很多商家针对椰子做出了“网红”周边产品
比如……
对不起放错了
比如前段时间在抖音爆红的“椰子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椰子灰冰淇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椰子壳工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
尴尬的是
这个网红发展到当下仿佛“红”到了瓶颈
海南岛又称“椰岛”
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
中国椰子种植面积约60万亩
其中近99%分布在海南
其地位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椰子浑身是宝
仅椰子汁国内品牌就多达多个,椰子汁生产每年需进口椰子2亿多个;我国每年进口椰子油约18万吨,椰壳活性炭需求量每年约在10-12万吨,市场需求可谓巨大。
然而
尴尬的是
海南省椰子产品
供应不到国内需求的10%
广东的60多家椰子汁厂家
年产值超过亿元
超过海南省所有
椰子企业年产值总和!
这种状况已经延续了多年
问题究竟在哪?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海南省椰子产业做大做强?
如何破解海南椰子产业发展困局?
对此,记者连日来走访多家椰子产品企业
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
聆听各界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声音
海南省椰子种植推广难进口椰子也解不了“渴”海南椰子种植总面积仅60余万亩,年产椰子约2.4亿个,而我国每年需从东南亚进口椰子约25亿个,椰子产品加工原料基本靠进口,却仍然供不应求
8月18日清晨,万宁市礼纪镇莲花村老罗村民小组,54岁的椰子种植大户罗世杰领着收购商在他的椰子园采收椰子。与海南岛上传统种植的椰子不同,他种的椰子树个头矮,椰果金黄,采摘人员不需要爬树,踩着半人高的梯子,便能轻松地将一串串金黄的椰子摘下来。
文昌市“东郊宝椰”加工厂一天能加工万余个天然椰青,产品销售供不应求。图为该厂工人正在给椰青去壳。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这是文椰3号,是从马来西亚引进后经筛选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种,我们管它叫‘金椰子’。”罗世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新品种的椰子树不仅个头矮,容易采摘,而且产量高,价格比较稳定,平均每个果的地头收购价可达6元,一亩地的年收益在1.5万元左右。
以前,罗世杰并不种椰子,他延续父亲的老路子,在万宁老家种植水稻和槟榔。2年,听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种,他决定用20亩地进行试种。种植3年后,他的椰子树就开始挂果。此后,他又逐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亩,并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如今,正进入稳定产果期的椰子园就像一座“绿色银行”,每隔10天半个月,就可采收一批椰果,他一年卖椰子的收益可达近百万元。
“农民都是靠地吃饭的,当然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罗世杰说,海南传统的高种椰子不像金椰,一般要七八年才挂果,且产量低,一株传统高种椰子一年的产量只有40个果左右,而一株金椰一年可以结果个,传统高种椰子的价格也远远低于金椰,经济效益低,所以农户都不愿意种,“鲜食椰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截至目前,全国99%的椰子树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种植总面积有60余万亩,年产椰子约2.4亿个,而我国每年需要从东南亚进口椰子约25亿个,椰子产品加工原料基本依靠进口。
推广种植椰子为何不顺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王富有认为,一方面,一些地方管理不善,导致椰子低产;另一方面,未选用高产高效的椰苗,传统椰子经济效益不高。
对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专家团队提出,要加快培育椰子良种良苗,引导企业、农户种植良种椰子,建立高产高效良种椰子示范基地,推动椰子种植业发展。同时,要扶持发展椰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椰子产业龙头企业。
椰子产业是块大蛋糕,海南加大挖掘椰子品牌价值海南产值过亿的椰子加工企业不超过7家,中小企业居多,年加工椰子产品综合产值仅亿元,不到全国总量的10%。但海南椰子品牌的价值却无可限量,多家大企业布局、深挖椰子产业潜力
尽管椰子产量有限,但海南岛椰子品牌的价值却无可限量。
今年37岁的邢少恋是海南本地人,从小在椰风海韵的文昌市长大。近年来,在海口做外贸生意的她偶然注意到,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渐入人心,外地许多打着“海南岛”旗号售卖的椰子油产品销路非常好。于是,年,她返乡创业,注册“三禾椰娘”商标,开始专注海南本土高品质椰子油产品的生产。短短两年多时间,椰子油年销售额达余万元。
“海南岛品牌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格外珍惜,因此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邢少恋告诉记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铺天盖地宣传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销售成绩,出乎她的预料。
文昌市龙楼镇的春光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不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地同类企业强大的营销攻势,让邢少恋感觉压力不小,有时,她也不得不为内地企业品牌代加工产品。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柯佑鹏认为,由于缺少大财团的支持和大企业的带动、缺乏创新意识,我省椰子产品加工企业与岛外企业相比,整体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厂家甚至仍停留在家庭小作坊的阶段,同质化现象严重。
数据显示,年全国注册的椰子加工企业共家,其中海南省仅有家,占全国总数的28.1%;且海南省产值过亿的椰子加工企业不超过7家,中小企业居多,年加工椰子产品综合产值仅有亿元,不到全国总量的10%。相比而言,广东的60多家生产椰子汁的企业,年产值就超过亿元,超过我省所有椰子加工企业年产值的总和!
“海南物流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科技人才匮乏,椰子加工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这些因素很大程度制约了椰子产业的良性发展,亟需政府加快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让品牌价值拉动市场规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柯佑鹏说。
由于看好发展前景,年以来,海胶集团开始布局椰子产业,计划在至年间种植椰子10万亩,同时发展精细化的高端产品加工业,海胶集团总经理魏忠东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作为一家年产值近40亿元的中国饮料民族品牌——椰树集团对海南椰子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格外受到
当然,除了“老生常谈”的原料供应问题,市场上鱼龙混杂的仿冒品牌也让椰树人哭笑不得。
“仿真到什么程度?外包装几乎一模一样!不仔细看,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认不出来。”赵波说,椰树集团曾经做过市场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岛内外仿冒“椰树”品牌的椰子汁企业有多家,雷同的外包装、相似的营销模式,对椰树集团的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此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产品加工研究室主任夏秋瑜介绍,我省传统椰子汁生产工艺是“椰肉鲜榨”,质量更高,但不可避免的是成本也相应地增加。而国内现行的椰汁生产行业标准,由于制定时间已久,部分指标定得不严格,未对原料用量及原料含量制定具体的规范。因此,有外省部分企业往往执行更低的标准,用椰浆制成椰汁,却宣传是“椰肉鲜榨”,对我省企业造成一定影响。夏秋瑜说,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对《植物蛋白饮料椰子汁及复原椰子汁》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但至今尚未颁布实施。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保护椰树品牌也付出不少努力,但我们还是希望,能从法制的层面,制定行业标准,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公平竞争。”赵波表示。
据悉,目前,有关厅局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正在对此展开调研。调研结束后,将列出需要制定和修订的系列椰子标准清单,就完善椰子系列标准征求意见。
行业标准缺失,鱼龙混杂难监管?作为一家年产值近40亿元的中国饮料民族品牌——椰树集团对海南椰子产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格外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