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喝什么样的牛奶椰汁等十件事,导致早期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我们都知道,早期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从名称便可知,上座部地位较高,一般以僧团长老为主,思想较传统、保守;大众部人数较多,通常以革新派比丘为主,较为积极和进取。而两派分裂的根本原因,依南传佛教文献所载,乃系佛经第二次集结(“七百集结”)时发生的“十事非法”之争。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是靠口授相传教导弟子的,并没有留下文字。为了将他所说的教法教义确定、保存下来,早期佛教史上共举行过4次有名的佛经集结。第一次集结是在释迦牟尼入灭的第一年夏天,由迦叶尊者出来倡导的,因在王舍城外七叶窟举行,故称“王舍城集结”。此次集结又有“窟内集结”和“窟外集结”之说,可见当时已经产生了分歧。而佛经的第二次集结发生在释迦牟尼入灭年后。古印度毗舍离地方跋耆族比丘在戒律上提出了十项革新意见,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耶舍长老于是在毗舍离城召集贤圣比丘七百人进行讨论,最后判定跋耆族比丘所提的十事是不符合佛教律法的,故称“十事非法”。坚持“十事”的跋耆族比丘组成“大众部”,反对“十事”的耶舍等长老比丘组成“上座部”。一般认为,这次集结导致了部派佛教的开始,最终形成了大众部和上座部。那么,大众部和上座部所争的这“十事”,究竟是什么内容呢?按照南传佛教的《大史》、《岛史》所记,大致如下:角盐净︰可用角器蓄盐,以备随时食用。二指净︰中午日影偏西二指的时候,仍可摄食。他聚落净︰在一聚落食后,还可入他聚落摄食。住处净︰同一个界内居住的比丘,可分开举行布萨仪式。赞同净︰可由僧团一部分比丘作成决议,再征求其他比丘的同意。所习净:按惯例行事不算违犯戒律。不搅摇净:允许喝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饮阇楼伽酒净:可以喝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无缘坐具净:可用缝制不贴边,且大小随意的坐具金银净︰比丘可接受金银的供养并储蓄之。以上十事,皆为佛经第一次集结所传诵的戒律所禁止。上座部主张要继续严格守戒,大众部则主张应革新从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始佛教的持戒是非常严格的,甚至有些巨细靡遗了,这大概便是大众部比丘们提出改革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ncarsafe.com/xttz/139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