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大省缺椰子如何破题海南从这几方面出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2074.html

编者按:

  

多年前,椰子树就已生长在海南岛;多年前,笔直的槟榔树加入;多年前,橡胶树从东南亚与南美纷纷“北上”,来到海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椰子树、槟榔树、橡胶树成为海南最具热带风情的标志性LOGO,岛离不开树,树离不开岛。

 

海南人民在利用、改良着椰子、槟榔与橡胶林,它们回报海南以玉液琼浆,人离不开树,树离不开人。

  

自年8月中旬开始,橡胶、槟榔、椰子依次成为海南省长专题会议的主角儿;

  

从年9月至11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依次召开椰子、槟榔、橡胶3场专家研讨会;

  

年11月26日,《海南橡胶·槟榔·椰子“三棵树”产业科学发展研讨会》在海口举行,研讨会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国内研究“三棵树”种植及相关产业的8位权威专家及国内外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积极探讨“三棵树”发展的技术难点与行业瓶颈。

  

所有观点指向格外明晰:改革开放40年来,橡胶、槟榔、椰子成为海南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是提升海南环境质量的“生态树”,是大美海南的“形象树”,它们已成为海南人民须臾离不开的“三棵树”。

  

海南如何与“三棵树”携手步入下一个蜜月期,让更多的海南人拥抱三棵树,顺利脱贫致富?

  

近两个月来,带着“三棵树”更多的命题,南海网记者走进林地,走进农户,走进企业,走进科研院所,   

眼前,一轮赋能“三棵树”产业发展振兴,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大战役”,已经开启……

椰子是海南岛的象征,是海南省的省树,海南岛种植椰子已有多年的历史。海南岛被称为“椰岛”,“椰风海韵”是海南最独特的风景,琼岛因此摇曳生姿。

海南是中国椰子的主产地,现有椰林面积50.4万亩,占全国椰子种植面积的99%。在海南,与椰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从业者有多万人,年椰果产量约2.32亿个,同年,我国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毛椰子、椰蓉、冷冻椰浆、椰纤果、椰丝椰糠、椰壳炭等原材料折合椰子果共25亿个以上。其中,海南椰子产业深加工用的毛椰子则完全依赖进口。

 

海南岛上很缺椰子!

椰子大省缺椰子海南深加工椰子原料九成靠进口一只海南嫩椰子,果肉鲜嫩,椰水清甜。刚一成熟便被砍下鲜食。南海网首席记者康景林摄

海南岛上:三大加工企业一起喊渴

 

椰子,对于海南是如此重要:超过万人与椰子产业链密切相关;加工业综合产值每年可达亿元。

 

面对这些最新的数据,“椰树”“春光”“南国”却怎么也乐不起来。眼下,海南三大当家椰子加工企业有些着急——缺椰子!

 

椰树集团是海南省知名企业,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企业每年生产的椰汁等一系列椰子制品,需要3亿多个椰子作为原料。由于海南缺椰子,企业需要从越南、印尼、菲律宾、印度等国家进口椰子,占企业全部生产原料的九成以上。

 

“春光”食品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窘境。“海南椰子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鲜食需求,更谈不上供给企业加工用的老椰子。我们不得不大量从东南亚进口椰子及其原材料,进口依赖度超过90%。”公司在一份向政府提供的报告材料中这样写道。

 

生长至7-10个月大的椰子含水量丰富,水质新甜,果肉Q弹,切开后直接喝椰子水的食用方法,被称为“鲜食”.而加工用的老椰子通常需要长至12个月以上。海南的椰子刚进入嫩果期,就被采摘鲜食完毕,也就是说,由于嫩果价值高,很多海南椰子往往未能变成可深加工用的老椰子时,便被砍下用于鲜食。

“南国”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用的椰子,也需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占比也在九成以上。“进口货源不保证,价格也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公司一位刘姓负责人坦承,海南本地椰子难以满足企业加工生产需求。

 

海南年产椰子果约2.32亿个,毎年省内消费鲜椰果近1.2亿个,出岛销售约1亿个,园地鲜椰果年销售额5亿多元。其实,与岛内三大加工企业相比,这是小钱。

 

“椰树”“南国”“春光”等企业生产的椰子系列产品,年产值能达到几十亿元。

在椰子大省缺椰子的形势下

如何推动椰子产业发展

海南已经有了自己的办法

↓↓↓

种椰子能发家N种方法挨过投入期

在自家院里,老罗撑起一根长钩刀为记者“摘”金椰。南海网首席记者康景林摄

种椰子头三年要吃点苦

万宁礼纪镇的老罗已经五十多岁了,种椰子15年,赶上了一大波好行市。直到今天,他都在感叹,“当年,我还是有些运气的。”

 

老罗是土生土长的礼纪镇人,家中世代务农。4年之前,他种水稻,种西瓜,赚到的钱刚够应付生活。

 

4年,经朋友指点,他购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下称椰子所)的种苗试着种椰子。在自家地里,他种下三四十亩“文椰二号”“文椰三号”椰苗。

 

买椰苗的钱是找人借的,椰子结果至少要等三年。有出项没进项,当初的坚持苦不苦?

 

面对这样的提问,老罗哈哈大笑:“再苦也就是三年的事!农民就是种地的,啥赚钱就种啥,就这么简单。”

  

当年,老罗种下椰子苗,又在椰林中间种冬瓜,种香蕉,种玉米,“只要是好卖的反季节瓜菜,我逮着哪样种哪样。”由于椰林的遮阳功能,林间种植瓜菜,收成反而更丰厚。

  

老罗白手起家,吸引他种椰子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椰苗,“文椰二号”“文椰三号”是椰子所精心培育的矮化品种,产量高,只需三年就能挂果,比七八年才能挂果的传统种苗提早了三四年。

 

“文椰二号”外皮是浅黄色,被海南人称为银椰;“文椰三号”是橘红色,被称为金椰,卖相好,格外诱人。卖价比海南传统的青椰贵出一倍还多。

 

15年来,老罗将种植面积稳定在亩,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去除人工、肥料投入,每年稳赚六七十万元。老罗眼中,椰子可不是“懒人树”,后期管护很重要,但与辣椒、西瓜相比,“属于特别好种的水果,跟种树差不多,比种芒果轻松太多了。”

 

至于采收,是老罗最省力气的环节,他总是端坐家中,等买家上门收购,买家负责摘果,老罗负责点数,他不需出门找销售渠道,尝尽了卖方市场的安稳与丰产丰收的喜悦。

 

这些年来,老罗与老客户达成默契,椰子果成熟时,客户就会来摘果。贸然前来的生客,老罗拒不接待。

  

总结自己15年种椰子的经验,老罗认为头三年要舍得下辛苦;五年以后能松口气;进入丰产期时,椰林里的果实摘不完,有时候挂果太多,他会早早摘掉一些,他舍不得让树上挂太多果,“怕累着自己的树。”就这样,老罗用最初几年的辛劳,换来十几年的稳稳当当的生意。

十年蓝图:海南椰林面积有望增加80万亩

现在,椰子产业链发展已较为完善,在海南,共有多万人从事与椰子有关的职业:有专人采摘,专业团队运输,有熟练工专门切割外皮;外皮是椰纤维床垫的原料,椰糠可栽培花卉;嫩椰果是最天然的饮料,老椰果是椰子加工企业急需的原料,它被制成椰油、面膜、脆饼等多种产品;椰壳是制作活性炭的原料,它还能制成各色工艺品……

眼下,“带着感情研究椰子产业”的海南人,正谋划着用十多年时间,新种出一个比海南岛现有椰林面积还要大的椰林——初步规划为80万亩,加上现有的50万亩,总面积要达到万亩。

 

在这波椰子种植大潮中,企业与科研院所都在积极投身椰子产业,谋划椰子扶贫。

海南椰子产业蓝图:用15年时间新增80万亩椰子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把椰子产业作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点产业,在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调减低效作物10万亩,恢复撂荒地农业生产10万亩,扩大热带水果、蔬菜、椰子等高效品种种植。”为打造好“椰风海韵”这张靓丽名片,年以来,专家们向政府建议将海南椰子产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到年全省新种椰子80万亩,海南全省椰子总面积到达万亩以上,年产椰子果26亿个,椰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

铺开一张海南地图,若要实现上述目标,该怎么种椰子?

其实,海南并非全岛都适宜种植椰子,也存在不适宜种植区——海拔较高、光照时间短,年均积温低的中部山区。

  “文椰”系列矮种椰子,颇受海南椰农与来海南投资的有识之士的青睐。受访者供图

 

依椰子习性,岛内最适宜种植区为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保亭等市县;适宜种植区在定安、屯昌和琼中的低丘陵地区以及乐东、东方、昌江、儋州南部、澄迈南部和白沙的平原地区;次适宜种植区为北部及西部地区,包括海口、文昌、澄迈、临高、儋州等市县北部,屯昌西部以及琼中、五指山低海拔地区。

嘉乐潭公司在屯昌种下的第一批椰苗,正茁壮成长。受访者供图

“按照这样的划分,海南岛全部市县都可以种椰子,只要避开中部县的山区即可。”椰子所王富有所长眼中的椰子蓝图应该是这样的:到年,海南椰子总面积达到万亩,椰子年产果量达26亿个;建成国际椰子交易中心和世界级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园、椰子产业园、文化博物馆、影视动漫基地、椰子文化景点和康养中心;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椰子产业大型龙头企业,椰子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一大波“带着感情研究椰子产业”的人们,即将让椰林在海南岛上遍地生根。

独家评论

海南椰子产业转型升级亟需提高科技含量

1

多年来,作为海南“三棵树”之一的椰子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椰子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抬高了椰子收购价,而且减少了椰子出口,加剧了海南椰子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海南省内的椰子种植基本看天收果,岛内很多椰子树品种老化严重,缺少管理,导致近年来椰子产量大幅减少。

 

这种尴尬的现实,也导致了海南椰子产业加工企业捉襟见肘,无法实现长远快速发展。比如“椰树”“南国”“春光”等企业喊“渴”,本地椰子产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就必须进口,无形中增加生产成本,加剧市场竞争压力,无法与国内乃至东南亚国家一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对赖以生存的农民来说,低产量高投入更是一种痛苦。

 

值得肯定的是,热科院椰子所已经在研究新品种,一批具有高产、早结、矮化特点的水果型椰子品种正在投入种植。但与椰子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相比,这显然还不够,亟需在全产业链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一是要比照东南亚地区椰子生产情况,不断研究和培育出适合海南土壤气候要求的高产、矮化、早结、多样化的品种。

 

二是要提高椰子种植、管理、采摘的科技含量,鼓励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椰子产业园,或由农户组建大型椰子种植基地,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提高深加工的科技含量,重点扶持油脂化工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加强椰子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椰子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迈进,从而提高椰子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寇振宁)

来源: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

记者:康景林、张晓华

小编:黎明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ncarsafe.com/zpjs/8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