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对椰子油品质的影响

 

内容概要

椰子油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以月桂酸为主;同时,椰子油中含多酚、甾醇等多种油脂伴随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调节血浆血脂、抗氧化等。然而,这些有益伴随物在精炼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流失,降低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

本论文依托25L精炼中试线对椰子油进行精炼处理,通过脱胶、碱炼、脱色和脱臭制得精炼椰子油,分析各工段的理化参数、脂肪酸组成、脂质伴随物含量(生育酚、角鲨烯、植物甾醇、多酚和γ-谷维素)。其中,各阶段的主要参数如下:

脱胶:维持脱胶罐60℃,加入油质量0.2%的85%磷酸,在50rpm下搅拌30min,静置20min,待相分离后除去胶质,上层清油在70℃缓慢水洗20min,分离除水;

碱炼:脱胶油泵入碱炼罐,维持80℃,按照油质量的0.1%加入淡碱液,在50rpm下搅拌30min,随后在20rpm下搅拌15min,离心机分离后水洗,在真空条件90℃下干燥30min;

脱色:碱炼油泵入脱色罐,按油质量的1%加入白土,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脱色完成后通过滤袋除去白土;

脱臭:脱色油进入脱臭塔,脱臭时间90min,脱臭温度℃,冷却温度40-50℃,即完成精炼。

椰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月桂酸、豆蔻酸和硬脂酸为主,各工段椰子油中月桂酸三者含量分别为38.01%~40.31%、19.09%~19.54%和12.37%~13.25%,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60%~85.4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80%~12.6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79%~4.78%。结果表明精炼工序对椰子油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差异。

不同精炼工段对椰子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精炼过程中,椰子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精炼后的椰子油更加稳定,同时精炼也带来脂肪伴随物的损失。各精炼工段对油脂品质影响程度不同,相比于碱炼、脱色工序,脱臭对椰子油品质的影响最大,该工序可通过脱除小分子物质显著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但也会造成有益的大量流失和有害因子的生成。经过整个精炼工序,生育酚从12.4mg/kg降低到0.1mg/kg;总甾醇从.7mg/kg降低到.0mg/kg。

精炼工段对椰子油生育酚和甾醇的影响

需引起注意的是,该脱臭条件会显著增加椰子油中危害物质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严重影响了油脂的安全品质。因此,在生产上,控制严格的脱臭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精炼导致椰子油危害物质的增加

重要意义

本论文系统地比较了工业精炼各工段对椰子油组成的影响,有助于工厂参考并调整生产工艺,以生产高质量的椰子油,也有助于指导消费者选择更高品质的椰子油产品。

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食品科学技术学科(JUFSTR)的资助。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编辑:陆燕婷硕士研究生

撰稿:郭鑫硕士研究生

校稿:金俊博士

留言、投稿、授权等事宜请联系邮箱:jndxyzyd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ncarsafe.com/zpjs/9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