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伏了,这7类代表食物要多吃解暑开胃
炎热的夏天,大家常见的话题就是消暑,而饮食是直接、有效的解暑方式。三伏天将至,饮食上有何讲究呢?
1.时令蔬菜代表——莲藕
莲藕是夏季良好的祛暑食物,七月是荷花盛开、莲藕丛生的时节,鲜藕是个宝,趁着新鲜多吃点。
莲藕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多种矿物质。莲藕中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前者能抑制黑色素形成,有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后者能帮助延缓衰老。每克鲜藕,所含的维C是19毫克,是苹果的6.3倍,叶酸含量也很丰富,每百克含30.7克。
莲藕富含的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藕中钾与钠的比例为9:1,属于高钾低钠的食物。莲藕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B6,有助于减少紧张、烦躁的情绪,安神宁心,改善失眠。炎夏大家心情烦躁、闷热之时,就可以多吃藕。
藕一年四季皆有出产,此时的鲜藕爽脆鲜甜,凉拌、清炒、煲汤,或是做成糯米桂花藕、香煎藕夹……都是美味。
脾胃较好的人可以将莲藕榨汁喝,有清热泻火、生津的作用。取克鲜藕和10克左右的生姜打汁饮用,如果是脾胃虚寒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则更适合吃熟藕。
鲜藕多产于夏季7月中下旬左右,这时节的藕白生生的,水分充足,味道清甜,口感颇似脆梨。切成薄片后,焯水和糖醋一同凉拌就是一道夏日风味小菜,和鲜嫩时蔬清炒也是一道清爽味十足的下饭菜。
莲蓬、菱角也正上市,需要的朋友也不要错过。
2.凉菜代表——黄瓜
夏天吃饭的快乐,一半是凉菜给的。而凉拌黄瓜是非常受欢迎的时令凉拌菜。
夏季时令的黄瓜清热消暑、祛湿利尿,既好吃又有美容功效。除了经典的凉拌黄瓜,爽脆多汁的黄瓜还能炒肉片、做蛋饼、打汤等。
黄瓜咣咣一拍,加点酱油、加点醋,再来点蒜泥、辣椒,撒点葱花香菜。在北京,麻酱黄瓜是家常凉拌菜,青黄瓜切丝,加芝麻酱、盐凉拌。
3.消暑苦食代表——苦瓜
民间有“夏日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苦瓜是夏天我们常吃的消暑苦食,其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g苦瓜维C含量为56毫克,是黄瓜的6倍多,位于瓜类之首。
苦瓜拥有“瓜中君子”美名,味道虽苦,但无论是炒菜还是炖汤,它的苦味只留给自己,不会染给其他食材。夏天苦瓜不仅可以来做菜,帮助身体消除疲惫,清热解毒。但它也不仅仅拿来烧菜,我们也可以把苦瓜制成苦瓜片,夏季用来泡水喝还能排毒养颜。
苦瓜片制作:将苦瓜表皮用盐搓洗,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擦干表面的水分。将苦瓜切片,待锅中水烧至沸腾放入切好的苦瓜片。将苦瓜片焯烫1分钟后盛出沥水。平铺在通风有阳光处,晒10天左右即可。
4.开胃菜代表——仔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不仅是调味品,也是温补好食材。姜属于辛温之性物,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它里面所含有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发热,达到较好的散寒、升发阳气之效。
夏天大量出汗、吃凉食、喝冰水吹凉风,可适当吃点姜能帮助祛湿散寒。而7-8月份正是仔姜大量上市的时候,此刻的它蕞鲜嫩,辛辣适度。凉拌泡仔姜。姜切片,一点盐、醋、生抽拌一拌,豆瓣酱或油辣子增加姿色,既是小菜,也可当成佐料。
5.肉菜代表——鸭肉
夏天是最适合吃鸭肉的季节。肉禽类一般多属温热性,但鸭子长期在水中活动,性偏凉,不温不热,也有清虚劳之热、滋阴养胃、补血行水的食疗功效。
鸭汤、酱鸭、烤鸭、板鸭……鸭肉的做法很多,各地也有不同做法和风味,如北京人爱果木烤鸭,南京人爱盐水鸭,福建人吃姜母鸭,酱鸭是南方常见的吃法。喝老鸭汤是广东人盛夏养生的方式:陈皮、薏米、红枣、冬瓜皮和老鸭小火慢炖,只加盐、糖简单调味。
夏天的鱼肉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较多的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且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无腥味,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此外,此时正是吃黄鳝的季节,入伏前后这一个月的黄鳝是最为肥美的。黄鳝肉质鲜美,而且无刺,含丰富的维生素A,能增强视力,它还富含DHA和卵磷脂,二者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各地吃法也各不相同,如江南鳝丝面,广州鳝鱼丝煲仔饭,四川人则喜欢爆炒、水煮、下火锅等。
7.汤类代表——冬瓜排骨汤等
俗话说:“汤汤水水很养人”,入伏前后,喝点汤既能补充水分,利于消化吸收对脾胃好,还能开胃。
夏天少不了一道冬瓜排骨汤,冬瓜性凉味甘,本就是清热解毒的食物;而排骨富含钙质,这道汤有清热下火、消暑解渴的作用。
丝瓜白蛤汤鲜味好喝,丝瓜清甜,夏季食用会增加食欲,白蛤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钙、少脂肪的特点,营养非常丰富。
还有椰子鸡汤,椰子汁有多种葡萄糖、维他命素和矿物质等,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缓解夏日的疲劳,鸡肉能补充身体营养,滋补脾胃。这道汤在广东比较受欢迎。
以上,你都喜欢怎么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