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干货预警这可能是最全的中国航天史,
01.
中国航天发展史
年10月8日
被美国扣押数年之后,世界顶级航天专家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
年10月8日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年5月17日
在武昌召开的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年2月19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年11月26日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天后按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从轨道上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年9月20日
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发射一组三颗卫星,一箭三星标志着中国发射技术、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多星在轨运行管理技术的突破。
年10月12日
中国首次成功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
年4月8日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第三个掌握先进低温火箭技术的国家。
年9月7日
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发射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年4月7日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
年7月16日
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点火升空,成功将一颗模拟星和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年2月8日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获得成功。
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年10月31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年10月15日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井安全返舱,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年10月12日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
年4月14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年9月25日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仓技术的国家。
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拉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序幕。
年11月3日、14日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是中国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
年6月16日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牵手,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发射升空,开启中国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
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并在月球虹湾区着陆,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
年12月7日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次发射。
年6月25日
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不到9吨提升到近14吨,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秀之战。
年8月16日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年10月17日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年11月3日
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年4月20日
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
年1月9日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开启年首次发射任务。
年6月5日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
年11月19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年12月8日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年12月27日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年1月11日
“中星2D”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年中国航天开门红。
年4月20日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第次发射,这也是中国首个发射次数破百的单一系列火箭。
年7月25日
中国民营航天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并高精度入轨,北京星际荣耀成为除美国以外全球第一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
年12月16日
北斗三号面向全球导航服务的最后一组MEO卫星-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终于落子于北斗“大棋盘”的中圆地球轨道。
年12月27日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年1月7日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发射升空。
年6月23日
中国将按计划发射最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打破国外卫星导航领域的垄断。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这意味着星基增强、精密定位、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将为用户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多元化服务。
年7月23日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年11月7日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自主设计的首枚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成功首飞,并搭载了天启星座11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年11月24日
“长征”5号遥5运载火箭搭载“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在海南岛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一期的收官之战,“嫦娥”5号在其23天工作时间的任务目标是获取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届时“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圆满完成。
年12月22日
“长征”8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发射技术验证七号卫星。
年4月23日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天和”已就位!
02.
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就是当时的真实状况。对于刚成立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并没有任何帮扶,而是开始进行全面封锁。年,美国国会出台了《美国年出口管制法》。该法规定:“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图:《大江大河2》中的片段截图同年,美国又秘密纠集17个国家,成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因其总部在巴黎,又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该组织成立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对社会主义阵营实施高技术封锁,在组织内部有专门的中国委员会,单独给中国定制了项禁止项目,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这仅仅只是开始。年4月,冷战结束后“巴黎统筹委员会”被迫解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牵头组织了“瓦森纳协议”联合起来封锁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这份协议的内容当中,规定了很详细的禁运范围与技术封锁名单,小到电子板件,集成电路,大到数控机床,禁运范围几乎囊括了轻重工业的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使得中国失去购买欧美先进军事设备和民用高技术设备的机会。年初,面对不断崛起的中国,美国政府不顾本国企业反对,限制航空器及航空发动机、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器、光学纤维、贫铀、水下摄像机及推进系统、先进复合材料以及高科技通信器材等20类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年 加剧以来,美国商务部先是以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44家中国军工科研单位(8家单位及其36家附属机构)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实施技术封锁;继而又将华为等多家中国公司列入技术限制,实施封杀,矛头直指中国正在不断取得进展的5G技术。图:华为的孟晚舟女士就从年12月被美国软禁至今仍未归国。03.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非常缺乏,中央计划等待时机成熟将海外留学的科学家接回祖国,但归国之路并不顺利。一次次恶意的围追堵截就足以说明美国对我国科技崛起的害怕。年9月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的得意门生。这样的钱学森,让美国海军次长恐慌:“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因此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被美国官员关进监狱,移民局抄家,开始了在美国长达5年的软禁。
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
年,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外交谈判不断交涉,不惜以释放11名朝鲜战场美军飞行员俘虏作为交换代价,才让钱学森回到祖国。
预警机是一个研发综合难度极大的高精尖国防领域,世界上20多个国家装备多架预警机,但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和生产预警机的国家屈指可数。拥有预警机的一方,就相当于是拥有了一张空中活地图,比如你在下象棋,拥有预警机就意味着能很清楚对方的棋盘布局一样,有很大的战略优势地位。
但是,我国在预警机技术上的发展一直进展缓慢,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机载预警系统,当时中国求助于以色列,以色列也同意帮助中国建造“费尔康”预警系统,当协议达成之后,美方又开始使用一系列的手段来阻止这次交易。面对这样的围追堵截,求人不如靠己,中国要自研预警机!
在以色列先期提供的技术资源为基础,我国的科研人员硬是在五年之内研制出了空警预警机,并且装备部队,投入使用。在此之后,我们更是乘胜追击,一口气研发出了空警等7款先进的预警机系统。
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空中梯队有一类作战装备格外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