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文明健康,有你有我rdq
为响应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时代新风、传播文明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号召广大青少年应积极响应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管理学院学生分会伙食部特此举办“晒一晒你家乡的特色美食”的线上大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各地的家乡美食及介绍吧!(最下方有投票链接哦~)
1号作品
财会17-6班刘海洋
《煎与熬》
一次争吵,一个小店,一次成长,用勺子舀起面糊,顺着锅的边缘慢慢刮出来饼的形状,中间磕鸡蛋,放葱花,猪油顺着饼的缝隙向外滋滋冒,过不了两分钟,饼熟了,老板娘一吆喝,食客们就一窝蜂的拥上去,心里的热乎劲儿一瞬间就要化成眼泪,不争气的从眼眶里涌出来,但我忍住了,我哈着气儿,吸溜着口水,小心翼翼的将一张鸡蛋饼慢慢送到嘴边。入口即糯,蛋香四溢。那一块饼,吃的我跟猪八戒吞人参果没什么区别。那是我从小到大,吃过最极致的人间美味。现在想起来,心窝子里都热烘烘的,好像灌了一股子热汤。只是那蛋香,许久不闻,也是那天,我开始学着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法,成长就是煎熬的过程。“老板,再来份鸡蛋肉饼再加一碗汤。”
2号作品
会计19-6班孙瑞
《家常油泼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味道。远在他乡也难忘。味道的鲜美背后是难以言表的思念,美食固然令人难忘,更难忘的是情,家常油泼面,选鸡蛋黄两个兑水或面粉,面粉不用精磨,杂粮面反而筋道,微微的醒上十几分钟,这边醒面那边就黄瓜切丝,大蒜切沫,爱辛辣滋味儿的就搗成蒜泥,美人椒切成小辣椒圈备用,七八粒麻椒和一支小葱细叶还有一把干辣椒碎放在瓷碗里,滚热的油浇上去,辣子成了,贪食的就拿余油的锅底炸两个金黄微焦的鸡蛋,撒些芝麻碎,冰箱里有熟花生米做配菜就更好了。不过有辣白菜滋味儿更妙。醒好的面做粗细不均的面条下锅里煮熟了过凉水放大碗里放上先前的配菜们,来一勺做好的辣子,油盐酱醋全凭你喜欢,喜欢吃鲜的微微放点糖,少许热水自浇,尝一口。就是家的味道了。
三号作品
财管19-5班陈东芳
《爱你三千遍》
纵然我们离开的脚步匆匆,始终会有一种思念,穿山过海,直达我们的内心深处,这便是家乡菜。溜肉段,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名菜,其用猪之里脊(清真菜则使用牛肉)和淀粉烹饪而成,外脆、酸甜,里面的肉嫩,出锅时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在西安事变以前,由于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属于禁菜、私菜,老百姓是吃不到的。年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郑兴文以高超的厨艺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誉,获得大会颁发的荣誉牌匾《滨江膳祖》。自此,溜肉段声名远播。如果有机会大家走进东北菜馆,一定要试试这道菜。
4号作品
会计19-2班刘佳雨
《孜然实蛋》
你吃过没有蛋黄的鸡蛋吗?实蛋,不仅没有蛋黄,颜色还是青色的。它作为地道的东北小吃,绝对称得上是烧烤摊必备。在东北,提起实蛋,便能想起烧烤。家附近的烧烤摊上个个都有实蛋的身影。在炭火的烤制中,沾染上独特的香气,待边缘变得金黄,撒上特制的调味料后就被端上了餐桌,开启一个美好的夜宵时间。
5号作品
事管19-2班董雨圆
《锅包肉》
原名锅爆肉,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6号作品
营销19-1班高帅
《锅包肉》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年,郑兴文到哈尔滨滨江道衙门,当上官厨,给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7号作品
财会s班邢博硕
《花开富贵》
这道菜是绿色食品,吃着不油不腻非常清淡,能让人们吃出健康,因为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做这道菜,现在到大学了也对这个味道念念不忘,同样这道菜的名字也很好听——花开富贵,它的寓意是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8号作品
会计19-3班刘振兴
《豆角盖被》
烀饼,是我国东北的特色美食,又称作“豆角盖被”,它以色泽如玉,薄如丝绢,筋道十足而受百姓喜爱。它的配菜材料丰富,味道浓郁纯正,体现出了东北人豪爽朴实的性格。烀饼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烀饼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了日常生活里的常见菜肴,而后人对于这种传统美食的改良和创新,也使它渐渐变成餐厅中的美味菜肴。
9号作品
会计19-6班田小康
《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是一道汉族新创名菜,属于渝菜,肉味香辣,软嫩,易嚼。吃时肉嫩菜鲜,汤红油亮,麻辣味浓,最宜下饭,为家常美食之一。主要食材:猪里脊肉,大葱,生姜,大蒜,花椒,干辣椒,白菜,豆芽,豆干。主要调料:豆瓣酱,胡椒,辣椒,花椒,淀粉。
10号作品
财管19-3班戴雨婷
《红豆椰子糕》
红豆椰子糕是广东的特色甜品。冰冰甜甜的糕点带走了夏天的炎热和烦恼,给人清爽舒服的感觉。甜而不腻的椰子糕配上软糯的红豆,吃起来更有层次感,也让原本单调的椰子糕有了些颜色。Q弹可口的红豆椰子糕也让炎热的夏天多了一点清爽。
11号作品
会计19-4班林璐莹
《福鼎肉片》
来到福建,必然少不了寻着那一抹肉香,步入那朴素干净的福鼎肉片小店,静坐于桌前,凝视眼前这碗福鼎肉片缓缓散发着热烟,我知道你一定会想来品尝其中一碗。福鼎肉片一定要加酸、辣才够味道,肉片配上米醋和辣椒才是非常完美的,还须加上些许香菜,是可以盛汤前直接加在碗里,或是盛好肉片之后,再往碗里撒点,这样香菜不至于太烂,这时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
12号作品
财会18-2班孙佳琪
《可乐鸡翅》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可见美食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吸引人的,如今更有“要想留住一个人,就得留住他的胃”的说法,其实在任何时候,美食都是不可辜负的。在我眼里“可乐鸡翅”就是一大美食。
13号作品
财管19-2班许楚凡
《海洋与大地》
第一道菜是牡蛎粉丝,牡蛎,一般南方地区叫生蚝,大连本地叫海蛎子,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是海洋的味道。第二道菜是大连焖子,焖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大连焖子用长在地里地瓜淀粉做原料,口感软糯,是大地的味道。
14号作品
事管19-1班徐竹君
《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浙江诸暨的传统风味名菜,相传是西施遗留的习俗。西施本来是农家妇女,洗衣服织布,心灵手巧,而且擅长烹饪,曾经用葛粉调制豆腐浓汤。因为它鲜美可口,邻居都竞相效仿她做豆腐的方式,当时人们就称它为西施豆腐。后来西施把自己许配给了国家,父老乡亲们尊敬她为国献身,就用山粉做成的豆腐作为宴席的第一个佳肴,来怀念西施,流传的风俗迄今未变。
西施豆腐所需材料有小块嫩白豆腐、金针菇(黄花菜)、木耳、肉末、香菇以及笋蒜酒等辅料。其做法:那就等着我的做菜视频吧!不过不同的人选择的食材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大多都一样,而且我们的食材也会随时令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求学在外、远离家乡,我分外想念家里做的各种美味菜肴,而这次我所做的西施豆腐就是其中一道。我们家里不仅平时吃西施豆腐(不过家常版用料较少且普通),过年过节也会习惯性地做一道。对于来自浙江诸暨的我,它可是一道我求学在外十分想念的一道佳肴啊!
15号作品
财管19-5班闵昱澄
《贵州冰粉》
冰粉,部分地区又称凉粉,起源于云、贵地区的一道著名小吃,后传入四川,在成都也颇为流行,是著名的夏季小吃。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作为夏天的一道美食,因为它爽滑、透明、冰爽、美味、廉价而倍受人们青睐。主原料产自"冰粉树"学名假酸浆,又称珍珠莲。原产于秘鲁,国内主要分布云南、广西等地,贵州、湖南、四川地区也有栽培,冰粉这道美味的小吃也是起源于那。
16号作品
财管19-3班张丹丹
《醉仙虾》
美食源于生活众所周知丹东是一个以海鲜食品著名的一个城市,所以我将做一个带有家乡特色的海鲜美食,对于海鲜来说,虾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家庭美食,对于我来说,每当过节一家人团圆的时刻,饭桌上必有大虾,所以它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心里它就是一家人团圆的象征。这次我将把丹东家乡的熟悉味道醉仙虾带给大家。
17号作品
财会18-1班罗丽娜
《家的味道》
玩了一天回家,发现工作一天的老爸累趴在了沙发上,也没吃饭,于是走进厨房,决定给他做一顿爱心晚餐。
18号作品
信管19-3班付星怡
《爱田时光》
地三鲜,是一道东北传统名菜,制作材料是三种地里时令新鲜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它不仅在于鲜浓的味道、天然绿色的食材,更胜于它涵盖多种食材的营养,让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做成鲜爽无比的佳肴。地三鲜是东北菜中的经典之一,百吃不厌。但是这道美食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三样食材过油锅,这样本来很健康的素菜,吃起来却有负担。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还是要努力将油分降至最少,又能保留其风味。锅包肉在黑吉辽三省,算是个名菜,让无数人对它流连忘返。主要一改东北莱通篇的咸鲜口,让浓重的口味,多了一道清新,是从东北大汉里走出的甜妹子。哈尔滨的锅包肉用糖醋汁,沈阳用番茄汁,赤峰则是咸鲜口,各自都说自己正宗。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鸡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糖醋荷包蛋是用鸡蛋制作的一道家常菜。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
19号作品
工管18-1班刘洪
《家的味道》
受到疫情的影响,已经在家待了好几个月。说起家乡的味道,贵州有辣子鸡、酸汤鱼……但这些对于我来说难度系数比较大,其实对于我来说,在离家乡三千多公里的哈尔滨上学,平时最想念的就是家的味道,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在家待这么长时间,那么我就给家人好好做顿饭吧!有爸妈爱吃的回锅肉(用了贵州的剁辣椒,这可算是秘密武器哦!),我爱吃的土豆丝(土豆丝我还是喜欢用干辣椒,炒鸡好吃)。爸妈对我的厨艺很满意,大家都吃的特别满足!我想,只要是能用心地为家人做顿饭就是幸福,因为这就是“家的味道”!
20号作品
营销19-1班李月
《让温暖包裹你的心》
是简单的蘑菇包肉啦,但是看着蘑菇包裹着肉,感觉很可爱,而且蘑菇的清新加上肉味的浓郁,唇齿留香。
美食带给人的喜悦,与时间无关,花4小时做一顿大餐,和用4分钟等一碗美味的面,同样令人欢喜!美食是相逢,最美好的理由,味道里都是满足,酒里有故事,故事里有你我……以上就是本次“晒一晒你家乡的特色美食”线上大赛活动所有参赛同学的作品。
请选出您心中欣赏喜爱的作品,
并投票支持吧!
每人一共可以投票三个作品,
投票截止日期:
5月8日
点击进入投票入口
◆◆◆◆◆
撰稿/管理学院学生分会伙食部宣丽
排版/管理学院学生分会宣传部高缘笛
监制/刘敏闫绪
校审/王紫麒
|